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使得美国天然碱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显著上升,近两年逐步减少对亚洲市场的出口,造成亚洲地区供应偏紧,价格上涨。2008年由于产量释放有限,亚洲地区供应仍将偏紧,而2009年由于中国、印度、东欧地区有超过300万吨产能释放,供应紧张局面将会得到缓和。
世界
纯碱行业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
1、世界纯碱生产与消费
世界纯碱产能主要分布在中国、北美和欧洲,占全球总产能的85%以上。根据统计,到2006年末中国纯碱产能达到17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34%,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欧洲和北美,产能分别为1240万吨和1180万吨,分别占29%和23%。欧洲是合成碱的诞生地,曾经是最重要的纯碱产区;美国因其极为丰富的天然碱资源成为世界纯碱大国。我国纯碱工业的发展则得益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础化学原料纯碱需求旺盛,产销快速增长。产量从1985年的200万吨增加至2006年的1597万吨,使我国超越欧、美,从一个二线纯碱生产国逐步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纯碱生产基地。
2、未来几年产能增长主要在亚太地区
北美、西欧、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区纯碱消费已进入稳定期,变化小,而中国、印度以及东欧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且处于建筑、汽车等产业快速增长的历史时期,对纯碱需求旺盛,带动产能快速增长。北美、西欧和日本未来几年基本没有新增产能,韩国和台湾也不会再建纯碱装置。未来几年世界纯碱新增产能将集中于中国、印度和东欧,其中中国将是产能增长最快的地区。
3、世界纯碱贸易格局
近两年世界纯碱年贸易量在750万吨左右,约占总产量的17%,主要出口地区有美国、中国、印度、
澳大利亚等,主要进口地区有东南亚、南美、欧洲和中东等地区。美国和中国占据全球出口市场的大半江山,合计比例在80%以上,其中美国出口占到全球贸易量的6成,是当之无愧的国际纯碱出口"霸主"。2000年以来美国天然碱出口市场处在不断的变化中,美洲所占比例比较稳定,亚洲在美国出口市场中所占比例先增后减。
2005年以来,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国际海运价格快速上升,天然气价格上涨也提高美国天然碱生产成本,造成美国天然碱在亚洲市场竞争力减弱,因而逐步降低了对亚洲的出口,转向其他地区市场,将亚洲的部分市场份额让给了中国、印度等出口国家,其中中国最为受益。在总贸易量变化不大的大环境下,区域调整将是国际纯碱贸易的主旋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国天然碱从亚洲市场逐步退出,给亚洲本地纯碱生产国,特别是中国和印度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
全球2008年供应仍将偏紧,2009年或将缓和
由于需求增长缓慢,未来几年北美和西欧基本没有新增纯碱产能投产,但在需求快速增长的中国、印度和东欧地区将有一系列新项目陆续投产。2007年中国纯碱产能1800万吨,到2008年底将增加到2100万吨,其中增量部分基本都在2008下半年或年底投产。
综合来看,预计2008年全球纯碱产能释放量在140-200万吨,需求增长在180-200万吨,上半年全球供应将会偏紧,下半年市场情况则要视我国的几个大项目投产情况而定。2009年由于国内产能释放和印度TATA、东欧产能增长,供应情况将好转,市场紧张状况将得到缓和。
我国纯碱行业--受益下游景气,节能一体化发展
我国纯碱消费结构与国际平均水平较为接近,
玻璃是最大的纯碱消费行业,消费比例达到42%。近两年国内化工行业、冶金行业、电子工业、
建材行业、装饰行业等快速发展,对纯碱需求十分旺盛,使得我国纯碱产销量呈现连续、稳定的增长,行业开工率保持在90%以上。受下游产业快速增长拉动,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纯碱将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1、产量提升源于经济增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纯碱生产和消费国,2006年我国纯碱产能1720万吨,产量159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0%,由于需求旺盛,供应偏紧,纯碱生产装置开工率保持在93%的较高水平。世界纯碱需求增速略低于GDP增速,而我国主要由于玻璃产量快速增长,使得近几年纯碱产量增速基本上位于GDP增速曲线上方,略高于GDP的增速。由于产能扩张有限,2007年纯碱产量增速低于GDP增速,而今年上半年新释放产能也较小,预计今年GDP增速仍将略高于纯碱产量增速。近两年相对缓慢的产量提升也为今年纯碱市场的相对景气奠定了基础。IMF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速为10%左右,增速有所放慢,但仍属于高增长,今年我国纯碱的需求增长仍将保持在较快水平,预计将在10%以上。
2、价格呈阶梯状上升
一般来讲,纯碱的价格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在年底和年初是价格较低,大约进入第二季度价格开始攀升,到年中有所波动,进入四季度后又开始回落。年底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联碱受另一产品氯化铵季节性施肥的影响,氯化铵年底库存量增加,联碱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压低价格销售,造成价格有所波动。而年中一般纯碱企业都会进行
设备检修,此时纯碱产量又会偏紧,导致价格上扬。
3、我国纯碱进出口情况
由于在亚洲市场我国纯碱价格相比美国天然碱具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预计2008年纯碱行业整体出口形势将会较好,但受制于供应偏紧,出口量不会有效放大;2009年在国内产能释放较多的基础下出口量将会增加。近几年我国纯碱只有少量进口,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我国台湾地区,德国以及美国等地,为高品质的低盐重质纯碱等,进口价格也显著高于出口价。由于进口量较少,对我国纯碱的供需关系几乎没有影响。
出口地区集中于东南亚,近期出口价格明显上升。为追求共赢,国内纯碱生产商在国际市场上同纯碱第一出口国的美国采取半年会晤一次的方式,达成了美国天然碱主供欧洲、美洲市场,而中国合成碱主供亚洲市场的共识。
目前我国纯碱出口地主要为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印尼位居首位,其余包括日本、韩国、泰国、孟加拉、越南以及菲律宾等国家。由于我国距东南亚、日本、朝鲜半岛及我国香港地区较近,产品运费较低,加上我国出口纯碱离岸价低,因而同欧美及印度产品相比,仍具较为明显的价格优势。但印尼等国家也在兴建纯碱装置,未来的竞争将会变得更为激烈。
在我国主要的出口地区东南亚等地,主要的竞争对手是美国的天然碱,但是由于受到国际能源、环保以及资源和人力成本的制约,美国出口到该地区的价格加上航运费,普遍高于我国30~40美元左右,再加上同美国公司提前达成的共识,在退税减少后我国纯碱的价格优势和竞争力没有受到本质影响。受到运输的限制,大多数纯碱出口公司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据最近11 月份海关数据的统计来看,天津、青岛、南京以及
石家庄等地的海关纯碱的出口量位于前列,而这正是产量位于前列的几家纯碱公司的所在地。近期国内纯碱出口价格涨幅较大,原因一方面在于国内供应偏紧,基本上所有的纯碱装置都在满负荷生产,而下游需求稳定,且下游增速普遍高于纯碱行业本身的增速,用于出口的纯碱有限,同时出口量的显著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抬高出口价格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美国天然碱将2008 年纯碱出口合同价格上调15-30 美元/吨,也是刺激国内出口价格近期快速提升的重要原因,预计短期内纯碱出口价格受出口量的限制还会有一定提升空间。
4、限制政策出台有利于产业规模化、集中化
世界纯碱企业生产能力平均规模为41万吨。以生产能力氨碱30万吨和联碱20万吨为分界线,我国未达到此规模的纯碱企业有20家左右(我国目前共有50多家纯碱生产企业),占总生产能力的30%。因此相对于世界纯碱企业,我国纯碱企业的规模偏小,多数小企业技术水平落后、能耗高、产品质量低,"三废"排放量大,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针对行业普遍规模小、生产落后的现状,国家政策的出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上马,并且为规范化和规模化的大型公司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2005年底国务院公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规定100万吨以下氨碱装置和30万吨/年以下联碱装置属于限制发展类;2006年初《关于加强纯碱工业建设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下属相关部
门严控纯碱新增产能。
作为基础原料工业,纯碱生产装置的大型化是今后纯碱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我国小型纯碱企业仍有160 万吨的生产能力,未来将逐渐被淘汰。大化集团有限公司等十家生产企业因为城市规划等问题计划进行搬迁或工艺变更,共涉及产能在400 万吨以上,目前大连碱厂正在进行搬迁改造,已经停止了纯碱的生产。未来几年,小纯碱装置的淘汰速度也将对纯碱行业供求关系造成较大影响。
2006年我国纯碱产量达到了1597万吨,2007年截至到11月底累计产量已经与去年持平,全年累计产量预计将达到1750万吨以上。虽然纯碱行业中拥有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全国前十大制碱厂06年全年纯碱产量880.7万吨,占总产量的55.1%;前五大制碱公司占总产量的39.2%,这些大企业具有一定的区域垄断性。
区域性受限于原盐产区,结构调整需合理化布局。原盐资源无限:原盐是纯碱产品的源头,而且是纯碱成本构成的重要因素。05年以来原盐价格稳定走弱,目前价格已经不到05年初期的二分之一,受07年上半年降雨因素影响,占全国产量近50%的北方海盐区高级卤水普遍受损,再加上国际能源价格尤其是原油的持续高涨,去年下半年原盐价格有所回升。不过原盐的产量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6月和10月均是产量高峰,目前看来原盐产量已经进入了一波上升通道,长期价格的上涨将会受到抑制,9月1日起国家将原盐产品增值税由17%下调至13%,这些都将起到稳定盐价的作用。再加上原盐储量近几年来持续保持在1800亿吨以上,盐资源几乎无限,从近两年较低的开工率可以看出,在经历2004-2005年的阶段性供不应求后,再次进入总体供大于求的阶段。
原盐短期价格有上涨趋势:原盐消费结构中,两碱工业占80%以上,食用盐占16.1%,对原盐的消费主要来源于两碱。2005年以来国内原盐价格持续下跌,今年下半年开始有所反弹,主要是国内两碱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使得原盐市场短期内出现供应偏紧。2007 年前11 个月国内烧碱累计产量1574.5万吨,同比增长14.7%,纯碱累计产量1597.5万吨,同比增长11.5%,而原盐产量增幅度低于同期烧碱和纯碱的增幅。另外,近期国内大型两碱新装置陆续投产,以及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尤其是物流成本的提高,也促使原盐价格短期内向上爬升。不过,长期来看,由于原盐成本在100元/吨左右,因此价格大幅提升后将伴随着相对较大的扩产压力。
5、供给偏紧,2008 年纯碱行业延续景气
综合近期玻璃以及化工产品等纯碱下游产品在2008年的增量以及GDP增速来看,纯碱在今年的需求也至少将有10%左右的增量,预计2008年纯碱需求增量将达到150万吨到170万吨左右,再加上其他国家产能扩张有限,在考虑到目前比较确定的产量增量的情况下,2008年我国纯碱的供给将继续处于偏紧的局面。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玻璃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