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中国有意和英国政府合作,建设“中英生态城”。
仇保兴是在介绍推行
绿色建筑和
建筑节能工作时透露“中英生态城”信息的。他表示,中国有意通过吸收试点城市、建设“生态城”等办法来推进整片区域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
“以奖代补”
中央财政改变投入方式
据悉,2007年12月份开展的全国建筑节能检查结果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感到了建筑节能减排任务的紧迫。
“国务院要求2年内完成1.5亿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北方供热改造任务,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期限延迟到了3年,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一位熟悉情况人士介绍,按计划2009年将要完成1.5亿平方米的北方供热改造和建筑节能改造任务,至今这个工作仍在试点阶段,虽然分解到了各个地方政府,但是完成效果不理想。
仇保兴表示,今后建筑节能工作不仅要对图纸、设计进行检查,还必须深入到工地上进行检查,建筑节能检查以后每年要做一次,每次派遣约10个调查组。
中国
节能环保商贸城的开发商浙江中成控股有关负责人在3月31日召开的“世界节能环保联盟及中国节能环保商贸城”新闻发布上表示,目前节能环保产业年收入总值将达到1万亿元左右,但是在具体推行工作上,最困难的还是资金问题。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表示,今年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建筑节能改造的投入力度:对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今年投入10亿元;对北方地区供热计量改造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初步投入16亿元;对参加建筑节能试点的城市地区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而去年中央财政安排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约9亿元。
仇保兴对本报记者表示,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试点的地区在节能监测体系、节能统计等工作建立上都需要经费,中央财政会对此适当进行补贴。
“以前为套取中央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地方政府在报项目时都夸大需要,但在落实时却大大缩水。”仇保兴介绍,今年中央财政对建筑节能的投入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
“根据建筑节能评价来定,落后的地区得不到中央财政的支持。”仇保兴说。
以北方地区供热计量改造为例,仇保兴介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根据地区建筑节能改造的进度和效率进行奖励,弄虚作假的地区将得不到奖励资金。具体标准初步定在每平方米6元。
“这就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仇保兴说。
4个方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巡视员武涌告诉记者,目前“中英生态城”还在意向洽谈中,没有最终确定。同时在与中国政府谈判的还有德国等政府,未来中国有可能出现若干个名字叫做“中德生态城”、“中英生态城”的绿色建筑试点地区。
仇保兴表示,“中英生态城”等项目是国家推进绿色建筑标识和建筑节能减排工作的组成部分。
以后新建公用建筑都需要进行强制性
能效标识评价和认定,既有建筑改造和民用住宅也可以申请建筑能效标准。今后凡新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项目都必须使用绿色
节能技术。
成片、成区推行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是实现建筑节能重要途径,深圳等城市先后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定了推行绿色建筑的合作协议,在试点区域内,所有民宅及商用、公用项目都要推行绿色建筑功效。
在上海、深圳等多个试点城市已经开始推行
建筑能耗监测机制。
仇保兴透露,北京将在明年推行建筑能耗监测机制,全国城市将陆续推行这一政策,这一政策的效果,除了可以帮助建筑监测耗能情况外,还将为将来评选“十大最不
节能建筑”提供依据。
仇保兴透露,《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将在三个月内出台,届时建筑节能将以法规形式确定,各级建设部
门的建筑节能减排执法权也将得到增强。
在3月31日举行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大会讲话中指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今后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第一,完善建筑节能减排的法律和政策。将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并抓紧制定《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配套法规,把建筑节能减排的制度保障工作作为首要任务认真抓好。同时,要与各有关部门配合,加强建筑节能减排重大政策的研究制定,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健全激励建筑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抑制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第二,完善建筑节能减排的
技术标准。加快工程建设节能减排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不断扩大标准的覆盖范围。直接涉及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
建筑技术进步的内容,将作为强制性条文。充分发挥节能减排标准的技术保障和引导约束作用。
第三,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与有关部门一起,组织推动重大技术研究攻关,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实施水体污染与治理、北方地区供热改造等节能减排重点示范项目和重大专项。在加强成熟、适用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同时,充分挖掘本土化的建筑节能环保传统技术和工艺。
第四,加强执法监督。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减排的法律制度和技术规范,建立建筑节能监管服务体系,实施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公示等制度,落实建筑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节能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