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特别是自2001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以来,以实现“绿色奥运”承诺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环保工作力度。全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发展方针, 坚持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标准,坚决不上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建立经济发展高增长、资源消耗低增长、环境污染负增长的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天津在经济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持续提高,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奠定了坚实的环境保障基础。
一、天津环境保护的主要成果
2001年以来,天津环境保护取得了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圆满完成节能减排阶段性任务、环境空气质量创历史新水平等引人瞩目的成就,城市面貌、生活质量有了全面提升。
——在直辖市中率先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并启动了生态市建设
2001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决定。经过三年创建,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大批环境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全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高,空气质量、城市景观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绿化取得突破。到2004年底,创模27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2006年1月18日得到国家环保总局的命名,标志天津市在4个直辖市中率先建成了环保模范城市。2006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创建生态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生态城市建设列入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并经国务院批复确定为天津城市定位之一。2007年初,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各有关部
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启动了生态市建设工作。2007年9月12日《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批准。目前,各区县都在积极制定生态区县创建规划,《纲要》中规划的重点工程项目在逐步落实。
——圆满完成了节能减排阶段性任务
“十五”期间和2006年,天津市顺利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年度削减目标,成为全国完成任务的少数省市之一。2007年,二
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减少4.0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减少4%,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比上一年削减2.1%的阶段性减排目标。
2007年,天津市万元GDP能耗达到1.01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9%,降幅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二位,减少了煤烟型污染排放。天津市
建筑节能工作也走在全国前列,截止2007年底,累计建成
节能住宅8649万平方米,占住宅存量的53%,累计节约
采暖煤耗364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8万吨。
——环境空气质量取得历史性突破
2007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良好天数为320天,占全年监测天数的87.7%,创天津市有环境监测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初步建立了良性城市水生态系统
先后实施北运河、新开河、外环河综合整治工程以及海河堤岸改造和清淤工程,综合改造了津河、卫津河等11条市区河道,治理了农村骨干河道300余公里,初步实现了市区河湖水系的循环沟通,部分河道实现了通航要求。其中,北运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和市区河道治理工程被建设部授予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计划用水考核率达到95%以上,新建住宅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去年比前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并被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命名为全国节水型城市,被水利部确定为南水北调受水区全国第一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
——加强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全市已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17座,到2007年底,全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4.6%,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中心城区建成再生水厂6座,日供水能力达到26万吨,建成双管入户住宅2700万平方米。投资1.35亿元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年处理能力3.7万吨,保障了医疗废物和各类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应收尽收及安全处置。天津市近年来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5个填埋场,2个焚烧发电厂,2个综合处理厂,4个大型垃圾中转站,全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综合治理积存80多年的塘沽碱渣山,建成占地33万平方米的紫云公园,成为国内唯一利用工业废料建设的环保型公园。建设了“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2007年经国家环保总局验收命名为全国“圈区管理”的示范园区。投资3.3亿元完成农村饮水三年解困工程,解决了全市272万农民饮水困难问题。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完成投资4.2亿元,累计让全市139万农民结束了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喝上安全洁净的桶装水和自来水。
——提高了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蓟县、宝坻、西青、武清、大港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汉沽、宁河也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考核验收。武清、宝坻两个区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西青区杨柳青等7个镇获“全国环境优美镇”称号。建成666个文明生态村。全市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13.6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5%。治理蓟县山区水土流失面积480平方公里,累计减少水土流失总量达310万吨,蓟县城区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
——实现了滨海新区环保工作创新高起步
推进滨海新区环保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制定了《天津滨海新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体制机制工作实施方案(2008-2010年)》,加快了滨海新区环境预警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滨海新区率先开展生态城区建设,实现了中新生态城落户滨海新区。实施了规划环评和新区发展战略环评。治理了铁矿粉、施工扬尘和煤尘污染,新区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007年,滨海新区环境空气质量比2006年明显好转,全年累计达到或好于二级良好水平天数314天,占总监测天数的86.0%,比2006年增加27天。新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新区区域和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等级总体评价分别为“较好”和“好”。
——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市政府制定了《天津市迎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目前《方案》中各项任务进展明显:煤烟型污染治理工作进展顺利,以滨海新区、外环线以内区域为重点,已累计完成总容量3255蒸吨10吨/时以上燃煤锅炉高效脱硫除尘技术改造。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和油气回收治理有序展开,2007年3月1日提前执行了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目前已更新公交运营车辆2883辆,改造650辆,更新出租车13000辆,246座加油站已完成油气回收
设备的安装、调试及使用。全市迎奥运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基本到位。开展了迎奥运施工工地扬尘污染和运输撒漏专项执法治理活动。此外,还加强了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制定了《天津市奥运会期间空气污染控制应急措施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方案》。
——解决了一批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
天津市一直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作为执法工作重点。连续五年开展了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依法取缔、关闭、停产治理环境违法企业,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及 “12369”环保热线投诉,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
二、天津环境保护的主要举措
——加强了环境保护法制工作
近年来,天津市陆续出台了《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天津市引滦水源污染防治
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对原有的《天津市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进行了修订,对天津市现行的环保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制订并发布了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地方环境标准,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环境保护法律标准体系。实行了“以新代老”、推行清洁生产、区域总量控制、环保一票否决、审批公示制度等多项制度措施,严把新建项目环保审批关。
——加大了环境保护投入力度
天津市将环保作为市财政支持的重要内容,在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申请中央投入。同时采取设立专项资金、出台优惠政策、社会融资、BOT模式等多种手段,扩大环保资金渠道。仅近两年来,天津市用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总投入达到245.67亿元。
——建立了环保综合协调和监督考核机制
天津市不断完善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环保部门监督管理、公众积极参与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并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环境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体系,把环保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工作要求和阶段目标,纳入各级政府及主要领导干部的任期责任制。
——实施了六大环保专项工程
实施以水源保护和河道治理为重点的碧水工程。编制实施了《海河流域天津市水污染防治规划》、《天津市碧水工程实施方案》等规划方案。加强建设饮用水和景观水的保护工程。完成引滦水源保护工程,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一直保持100%。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了生活污水处理率。
实施以改燃和控制扬尘为重点的蓝天工程。建立统一执法机制,严格控制扬尘污染。通过改燃等手段治理煤烟型污染,逐步建立以热电联产供热为主,区域集中锅炉房供热为辅的城市供热体系。从源头上做好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工作,每年机动车尾气抽检达标率保持在80%以上,并逐年有所提高。
实施以控制噪声为重点的安静工程。全面完成噪声功能达标区划工作,对各类噪声进行专项治理。全市创建了157个安静居住小区。创模以来,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声级逐年下降。
实施以建设示范项目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开展了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等活动。不断加大秸杆禁烧的监督执法力度,积极推动秸杆综合利用。大力推动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生态农业的发展。
实施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的工业污染防治工程。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布局,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全市形成了中心城区、外围城区、东部地区分别以都市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滨海工业为主的产业格局,推行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依靠科技进步治理利用工业废物,工业污染减排成效突出。
实施以绿色创建为重点的创模细胞工程。截至目前,共建成1个国家级、2个市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和70个市级环境保护模范社区,10万余户“绿色家庭”、500多个“绿色社区”、700多所“绿色学校”。
——开展了“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
以崭新的城市形象迎接奥运会为目标,以中心城区为重点,以支持配合20项民心工程实施为着眼点,在全市开展“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开展宣传教育、全民清整集中行动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目前已完成20项民心工程第三阶段任务。
——广泛组织了环保宣传和公众参与
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活动,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全民环境保护观念。每年组织有关媒体参加的“津沽环保行”活动。结合“绿色奥运”,组织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让您满意在环保”等奥运知识普及教育活动。2007年还成立了“天津市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通过加强环保宣传、倡导公众参与,有力地促进了环保工作的开展。
三、天津环境保护下一步工作展望
当前,我国和天津市的环境保护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两个走在前列,一个排头兵”的指示,北京奥运会日期临近,天津的整体发展和环境保护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今后,我们将紧紧抓住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历史性任务,围绕生态城市建设这一主线,以推进滨海新区又好又快发展、中新生态城建设为重点,以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为基本目标,以巩固创模成果和20项民心工程等重大举措为载体,以协办奥运会、举办达沃斯论坛为契机,坚持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坚持严格依法行政,坚持高标准高效能管理,努力将天津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有:
全民动员,确保北京奥运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继续开展好“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实施好蓝天工程,落实市政府确定的《天津市迎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和《天津市奥运会期间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空气污染控制应急措施》,为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力以赴,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扩大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和收水量,按计划建成所有区县、城镇、新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营,推动清洁生产;全面实施电厂烟气脱硫工程,以及10吨/时以上燃煤锅炉高效脱硫除尘技术改造,保证脱硫设施正常运行,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目标。
以结构降耗为根本,以技术降耗为支撑,以管理降耗为保障,全力抓好工业节能,整体推进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商业节能、农村和民用生活用能、机关节能等方面工作,确保实现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4.5%的目标。
落实责任,确保创模指标全部达到国家考核新标准。落实《天津市2006年至2008年巩固提高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成果三年工作实施方案》,2008年底前做好国家复查前的指标检查、复核工作,各项指标达到考核要求。
积极推进,确保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面实施《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以2010年滨海新区核心区和市中心区率先建成生态城区,2015年天津建成生态市为目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生态市建设阶段任务。
开拓创新,全面提高滨海新区环保工作水平。积极推进中新生态城建设各项工作,开展滨海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建设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循环经济试点等循环经济园区和循环产业链建设,加快各项生态建设工程进度。
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努力把天津市的环境保护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节能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