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层框架结构中等破坏。窗框未脱落,玻璃未破裂,优良。
 框架结构基本完好,窗玻有破裂,少数窗框脱落,不合格。
3)砖混砌体结构:

严重破坏的七层砖混住宅 ,窗框脱落,不合格。

砖混结构住宅局部倒塌处窗框脱落,其它窗框未脱落,合格。
 基本完好的六层砖混住宅,窗框未脱落,玻璃未破裂,优良。

应用了隔振技术的6层砖混结构,经本次地震及多次余震后结构及门窗完好
根据现场照片显示,无论是在汶川、北川,还是在都江堰和成都,许多毁坏和塌陷的建筑大都是砖混结构。村镇砖混破坏很多(基本没经过设计);砌体结构破坏较多;底框结构的底层柱破坏较多;框架混凝土结构表现较好(主要是填充墙损坏较多);钢结构表现良好。幕墙门窗自身抗震性能是有差异的,主要取决于结构、面材、自重等,(例如多层玻璃幕墙、石材幕墙、双层幕墙自重较抗震性能较其它幕墙要高一些,其自身抗震性能较其它幕墙要差一些),抗震性能不同的幕墙和门窗如何与抗震性能不同的主体结构相匹配,从而提高建筑物整体抗震性至今研究尚少。幕墙门窗与主体结构连结件是刚性连结?还是弹性连结?也值得研究与探讨。
从汶川地震幕墙门窗抗震性与主体结构类型关连性的一些实例中,可以得出这样印象性看法:幕墙门窗与主体结构连结在垂直面板方向于三维调节后宜刚性连接,幕墙门窗与主体结构连结于平行面板方向在三维调节后宜弹性连接,也可在小震时刚性连结,而在中震、大震时转换为弹性连结,这样既保证能传递垂直面板方向荷载(例如风荷载),又减少或防止主体结构对幕墙门窗的地震作用,提高抗震性能。
三、改进幕墙抗震设计初浅建议:
3.1建筑防震也是百年大计 在建筑施工行业。人们常说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殊不知,在建筑施工行业的决策者和设计者中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在建筑物设计付诸实施之前,进行必要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并采用相应措施,可以说是防患于未然的更重要的“百年大计”。 目前的情况则不太理想。有些设计人员对抗震设计方法的本质还认识不透,抗震设计不是从原则入手,而仅着重于具体计算,造成了建筑物表面上是经过抗震计算而且满足规范要求,但实际上并不具有真正的抗震性能的情况。不少建筑设计、施工队伍缺乏防震意识和知识。一些设计工程师,轻视抗震计算,不钻研抗震设计,(或者就不太懂抗震设计,尤其涉及到弹塑性的大震不倒问题)。
地震的随机性很大,建筑物遇到地震时所产生的地震作用难以准确判定。目前规范所提供的抗震计算方法是理论的方法,而有关参数则是在有限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概率分析得出的,据之作出的计算结果仅能是理论上的和近似的,不能认为它真实反映建筑物在地震时所受到的作用和它的真正工作能力。而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通过过去比较大量的震害调查研究,已从宏观上总结出各种形式的结构和构造,哪些是对抗震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从而制定了一些抗震设计的原则,这些原则在有关规范中都有列出,它反映了客观规律,遵循这些原则就能使建筑物在原则上具有比较可靠的抗震性能。也就是说,掌握抗震原则比抗震计算更为重要。综上所述,抗震原则和抗震计算的相对关系是定性与近似定量的关系,前者是概念设计问题,而后者是具体计算。概念设计决定建筑物的本质(抗震性能),若是本质上就不适宜于抗震,那么不管多“精密”的计算也无补于事。提高抗震设计水平首先要做好概念设计,当然在此基础上也要认真计算以作出适当的定量。幕墙门窗的规范、标准对抗震是最低设防要求,从以上一些照片案例可以得出印象性结论:严格按规范标准设计,严格控制质量,幕墙门窗的抗震性能还是可以的。但可是规范不可能是万无一失的,幕墙门窗的规范、标准也是在不断进步、不断修订中,每次大地震之后所反思的正确东西,都应写到下一次抗震设计中去。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 131415161718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