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幕墙网】回顾汶川地震、
玉树地震和刚刚发生的芦山地震,我们就会发现,受灾民众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地理条件恶劣的农村,住着砖木
混合结构居多的房屋,不但
抗震差,而且人在震后往往被垮塌的建筑物所困住。7.0级地震虽然来得猛烈,但地震波本身并不伤人,一震就倒的房屋才是“幕后凶手”。而农村地区的房子几乎没有防震能力,尤其是养育几代人的老房子,地震来时的危险性就更大,这些房子基本没有
抗震设计,甚至是自己找人盖的。
是的,我们也注意到,2010年,国务院曾发布“防震减灾工作意见”,表明了“全面加强农村防震保安工作”的意图,比如要求村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要有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引导农民建房时采取科学防震措施,培训农村建筑工匠等等。但这些措施过于笼统,并且不具备强制性。
1989年,原建设部发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总结一句话就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依据住建部2010年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震中芦山县的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天全县、宝兴县的抗震设防烈度分别为7度和8度,而这次地震震中的烈度是9度。但即使这个标准也已是在汶川地震经验基础上调整的结果。
汶川地震后,不少专家认为,即便在当时,中国的建筑抗震法规体系已经相当完备。若严格执行标准,是不会发生大规模
脆性倒塌的。汶川地震房屋大规模倒塌,暴露出实际执行
中标准的虚置,及其背后的建设、监管体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此次芦山地震,我们看到少数汶川地震之后建筑的房屋依然出现安全隐患,这不得不令我们感到疑惑。
我们知道,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
强度为里氏9.0级的地震,还引发了大海啸,但日本的人员伤亡数量,相对死伤比例并不高。而且,人员伤亡主要是后续海啸,而非建筑物倒塌造成的,日本对建筑的抗震要求是7级。
资料显示,房屋抗震标准确实是一个问题。在使用年限上,日本普遍按100年设计的,而我国普遍按50年或70年设计;在建筑结构型式上,日本60%以上采用
钢结构,我国约90%采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单位建筑面积用钢量上,日本单位建筑面积用
钢筋90千克左右,而我国只有60千克左右;在受力钢筋的强度上,日本主力受力钢筋为690百万帕斯卡,辅助钢筋为390百万帕斯卡,而我国分别是460百万帕斯卡和235百万帕斯卡。可见,基于血的教训,我们应该修改相应建筑设计规范,向高标准看齐。
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汶川地震、芦山地震,都同属于龙
门山地震带,在我国,共有23条地震带,在如此众多的地震带上,如何综合运用强制标准要求和政府补贴等手段建设房屋,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安心迎接第二天的朝阳,恐怕除了建筑的高标准,还应有一个严格实施的监控体系。我们期待,安全,从每根木桩、每根钢筋起航;平安,从每座安全的房子开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