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墙、外
门窗、
采光顶是建筑外
围护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与自然环境有最密切联系的建筑物外皮的透明部分。作为建筑物内外可交互的物理界面,在讨论建筑整体节能的影响和作用时是无法忽略和回避的。
全社会总能耗中比重最大的为
建筑能耗,建筑能耗中夏季得热和冬季散热所造成的能耗所占比例最大,对此影响最大的是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
热工性,而外围护结构中因为承担许多功能而最难以控制的是其透明部分的热工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导向,节能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在执行节能政策和推进
节能技术的过程中也要尽量避免认识上的偏差和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偏差。自2000年建设部施行《民用
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以来已经5年了。从推行居住建筑
节能门窗的实践来看,成绩是无疑的,但是对于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用科学的观点指导节能技术和产品
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空间是我们的目标。这是基于“一个可持续思考的操作事项是
建材、建筑物、都市区域的尺度大小并考虑其中的机能性、经济性、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为达到可持续建筑环境必须反映出不同区域性的状态和重点以及建构不同的模型去执行。”“社区与群体活动与环境相调和达到平衡状态,其内容必须涵盖健康、节约、生态循环以及场所微环境四大项目,并强调运用低科技自然手法为主的建造方式。”
即使从达到上述目标的阶段性过程看,也不应将节能视为唯一和最终的目的。而从近几年市场对政府节能的响应看,对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理解过于狭隘。
围护结构的节能是对于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如光线、温度、
风压、气候状况等充分分析和了解的基础上,针对建筑本身的朝向、高度、室内功能等特点,通过有效地系统技术和产品对室内环境起到适应和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考虑,需要处理多种关系,诸如
隔热和得热、采光和
遮阳、通风和
热交换的关系,处理好
气密性、
水密性和传热、
隔声的关系等等。这个过程不应仅仅依据于单一的状态指标,如K值就能够说明和解决的。也不是简单的将一些技术累加或附加就能够实现的,如节能和智能化的关系,节能和“低科技自然手法”的关系等等。
节能技术和产品的进步与创新
我们面临的远非传统住宅,可持续发展、生态、绿色、健康的概念已被社会所接受或正在接受,从居住空间、空气、采光、隔声、隔热、水、绿化等包括环境、社区、人文等因素都成为市场的需求。建筑本身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已不是理想和向往,而是一种现实的必需。
由于多种原因,自2000年始欧洲的穿条式隔热
型材技术进入国内,由引入穿条
设备开始延伸到
节点系统、进而隔热条、
五金配件、
组角胶等等,由于技术系统化的原因,我们几乎是完全被动的接受了引进技术和相关产品。目前国内80%%的
加工中心和隔热
铝型材合成设备是由欧洲引进的,幕墙和
门窗的节能技术是欧洲系统的翻版。如何引进和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关系到如何形成国内自己的系统技术和系统产品,关系到如何建立适应我国特点的独立的知识产权技术体系。
建筑节能与建筑的地域化特点关系十分密切,不能够机械地完全照搬。以北京为例,即使同样的纬度全年温差要高于其它国家,每年季节性的沙尘构成了无法回避的气候特点,怎么可以完全照搬欧洲的
双层幕墙、呼吸幕墙等技术呢?由于缺少技术支持,目前一些正在编制的标准有可能成为国外产品的广告。几年的实践证明,完全和机械地照搬国外技术必将付出相应的代价。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对节能技术带来了较高的要求和压力。2000年北京市建委根据《北京市“九五”住宅建设标准》建筑外窗部分补充规定,特地制定了《提高
建筑门窗使用功能的若干技术要求》,上述文件明确规定了:“各类
住宅建筑外窗
传热系数不大于即≤3.5W/m2K”。2004年5月又颁布执行了北京市地方标准《居住建筑门窗技术规范》,同年7月颁布执行了《北京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规定将住宅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提高到不大于即≤2.8W/m2K。仅仅4年,建筑外窗的传热系数提高了20%%。而德国1952年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是3.5W/m2K,25年后的1977年才提高到2.8W/m2K。相比之下我们的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但在短短的4年里我们的产品技术是否满足新的指标要求?技术及产品的
可靠性和
稳定性又如何保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